教研论文
语文这门学科的承载意义是很大的。关于语文到底是什么?或许在语文课程标准里可以找到答案。官方说法明确规定: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。
在工具性的层面上,站在我校学生普遍的文化课基础上。给学生夯实基础,把课堂建设的生动活泼是重中之重。
1、要学会让学生在一种民主、和谐、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。
我们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,课堂的参与感影响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。若能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间的激烈讨论,师生间的良性辩论,那这样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更好的教学。例如,文言文教学一般都比较枯燥,游记类的文言文可以选择让学生自己画路线图的方式。背书可以采取激励竞争法,率先背出来的同学可以决定下一个人背什么篇目,激起同学之间的良性竞争。这样的检查背书方法颇见成效,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词汇来说,就是学生们之间也卷起来了。
2、灵活运用各种教法,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
整组提问加减分的方式,促进班级内部的竞争意识。语文专题上分为字音字形、成语、病句、文言文、现代文阅读等板块。加大复习内容和力度,利用记忆遗忘曲线进行复习。这个投石问路的方法最终取得一定的成效,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也会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。有效提问,语文学科要设计体现学生为本的一系列问题,讲授重难点要结合单元目标、本课教学目标。利用这些组成问题链条,层层递进。提问一定要有目的性。目的和目的之间的过渡语要衔接自然,详略得当。目前发现以教学目标为导向,用问题串联文章内容,更有助于学生理解,课堂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。
3、作业布置
作业布置要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,也要有拓展延伸的部分,课内的和课外阅读推荐。教学过程一定要有板书,板书要有设计感层次感。简洁明了,结构清晰的板书更有助于学生总结复习全文。
4、语文教学的人文性
孟子说:“教人从善,谓之忠”,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:“千教万教,教人求真;千学万学,学做真人”,这都是在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。语文学科教学,就是要对学生道德行为产生潜移默化作用,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革命领袖、英雄人物自然流露的崇敬、爱戴的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,使学生自然地接受到道德情感的教育。比如对口语文拓展模块课本当中,从《废墟的召唤》中感受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;感受《兰亭集序》集写景、叙事、抒情、议论为一体,语言精练优美。所以语文课中无论是成功的朗诵,还是对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声情并茂的剖析,都可以起到启迪、感化的作用,使学生全神贯注于教学活动之中。知、情、意、行各方面都能得到协调平衡发展。如果学生学完一篇课文,只是会读、会识几个字,而没有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,没有一定的思想性,没有一定的人文性,这样的教学会大打折扣。
教授语文学科这条道路任重道远,我投石问路,劈波斩浪。这半个学期以来,有收获,有反思,期待成为更好的语文学科教师!
- 上一个:我的语文教学心得体会
- 下一个:高中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特征分析